比利·林恩,凯旋的美国大兵,他这是一位弱者

时间:2023-01-29 05:30:06阅读:

记忆中,战争题材的电影,就像《战狼2》,往往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赞歌,在主角的带领下打败敌人获得胜利,由此我们获得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

但李安的这电影不是,比利·林恩作为一名赴伊拉克战场作战的美国大兵,亲手肉搏刺死了所谓的敌人,由此成为了全美的英雄,成为了全美的信仰。但他自己却说这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其实整部电影就是在解释和回答这个问题。

前半段琐碎的情节一点点深入比利的内心,李安的电影好像总是如小火炖粥,细腻含蓄。最关心自己的班长死在眼前,比利·林恩自己在这天也剥夺了他人的生命,当闯入平民家中凝视孩子无辜弱小的眼神,战争的正义性、合理性开始在比利心中摇摆,“军人”的身份不过是为杀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毕竟杀人都是罪过。其实利比并非喜欢当兵,只是因为砸了豪车被迫参军入伍,他才19岁,在他生活保守的小镇上见识有限,正处于少年时代的迷茫之中,加上不健全的世界观,套用一句梗那就是:他还只是个孩子。

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丧钟为谁而鸣》,作者并不想揭示混乱的西班牙内战的惨烈,而是去透视战争带给人精神层面的戕害,当对他人身体“施暴”时,自我的心灵也收到了“施暴”,良善淳朴的人拿起屠刀去杀死共栖一片土地上同属一个民族的人,作为个体内心的耻辱和负罪感注定难以忏悔也难以赎罪。同样,比利林恩也经历着这一切。

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困扰着站在中场休息表演舞台上的比例·林恩,所以最后重回战场是逃离一切最好的方式,战场上没有资本家5500美元如此廉价的剥削和压榨,没有球场看客的戏谑和调侃,没有舞台搭建工人的肢体冲突,没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不用给真命女神的做背景衬托娱乐消费……

整部电影中,唯一真正关心比利的可能只有他的姐姐凯瑟琳,她遭受车祸更懂得生命的珍贵,那些英雄符号不过是被人利用和消费的对象,在大众媒体时代下,2周过后谁还记得?

想起96年台海危机,当我看到曾经的新闻联播,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千军万马渡海峡,万里惊涛把浪开”的磅礴气势背后,是所有参军家庭最忧心的时刻。我姑父96年正在福建当兵,他妈妈曾经向我们聊起那段时间,说整日以泪洗面,担心爆发战争,儿子经历生死考验。

豆瓣网友@私享史说道:回首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莫不如斯,识字的精英把持着话语权,记录着各种宏大叙事,民众始终是失语的。作为民众的我们从小却是在由精英构建的中国文化中建立着身份认同,只见大历史的恢弘,不见小人物的隐痛。

关注个体,是文学、电影和艺术永远的使命和任务,毕竟以一敌百的伟力来源于神话英雄,而我们都是普通的个体。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猪里猪栏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标签: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