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受惊枉死,魂魄飘游之时,心急如焚的素贞求观音指点,问官人此生可有救星。观音微微一笑,如是回答。 一直认为《新白》是多重悲剧的变奏。创作者试图将民间神话与佛学大义交融,借报恩这一因果暗示明显的线索,带引观众随人物历尽红尘坎坷,最终走向解脱和释然的哲学境界。但这种妥协,有着强烈的宿命论色彩。命运洪流中的众多生灵,即使有飞天遁地的法术和一腔痴情的孤念,也都定格在无可奈何。前尘后世,因果轮转,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是生而为人的观众,看完之后难免心中壅塞,难以排解。 但最近这遍重温,新的意义却又从那些或暗或明的细节中显现出来,扭转了这个故事的根本价值取向。即使前因早定,结局难改,但人物从未停止抗争。素贞明知许仙命中注定有牢狱之灾,却仍日夜兼程前去挽救;明知天谴难逃,却还因婴儿啼哭而返回家中;明知禁令森严,但获知仕林有难,仍不顾一切地奔出雷锋。 正如一复一日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看似无意义的努力,却因其对荒诞的反抗而燃起熊熊希望。即使无法推动命运轮盘,属于人类精神的巨大韧性,也正在绝境的考验下焕发光辉。人的力量并没有被毁灭,而是被深刻地肯定了。这肯定是悲怆的,但也是豪迈的。 在结局中,白日飞升的代价是绝情断爱,消泯苦厄的途径是色相皆空。但按佛法应斩断情缘才能修成正果的主角们,无论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历劫夫妻,还是一心为了姐姐的小青,到最后也并未叩醒红尘,了结情痴,而是仍然深情难诉,历久仍坚。创作者似乎想要表明,彻悟和通透,并非意味着冷心冷情,而是在拥有了超脱方寸、洞察人生的广阔眼界之后,也仍旧会为了捍卫这方寸之地中的深情执念,而与命运决绝相搏。 正如素贞出塔救子时对法海昂头道:“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天道看似无情,但支撑起这因果流转的,不正是背后的情根深重?源源不绝,生生不息,皆一情字贯穿天地也。而人则是承载着这至真至情的主体。故仙人拈花一笑,情之力量自奔流而去,不必再另寻救星。